戈达尔

戛纳观众狂嘘!《永恒之光》痛批拍电影如受刑

我坐在阳台上 看着远处城市灯火渐次亮起,像极了老式胶片放映机里那一格格跳动的光斑。一杯温了的茶搁在手边 烟灰缸里躺着半截没抽完的烟。朋友发来一条消息,说网上热议一部叫《永恒之光》的片子 在戛纳被观众狂嘘,说它用戈达尔式的凌厉手法,把电影拍摄比作一场现代火刑。我

拍电影 戛纳 戈达尔 火刑 加斯帕 2025-08-08 20:30  3

长达5小时的鬼畜视频?其实是对电影无所不包的思考

那么对于那些随时可以接触到影像版《电影史》的影迷来说,是否还有必要拥有一份纸质版的《电影史》?这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但纸质版《电影史》与影像版《电影史》在阅读/观赏层面,有着完全不同的两种体验。戈达尔的信息轰炸手法,在影像介质中能催生更强烈的感官效应,却也在同

电影 电影史 戈达尔 鬼畜 鬼畜视频 2025-08-04 17:05  5

活动·预告 | 人类学家的电影眼——我们怎么看纪录片?

鲁什的作品是推动法国电影前进的力量,但是许多人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鲁什可以说是让-吕克·戈达尔的前辈。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鲁什对于法国电影革新的影响,要比戈达尔更为深刻。在我看来,戈达尔只是朝着那个只属于他的方向前进,他并没有起到榜样的作用。而鲁什的所有作品都堪

电影 纪录片 戈达尔 民族志 桑海 2025-06-05 10:06  13

持摄影机的人(1929)

《持摄影机的人》是一部独特的影片,全片没有演员、没有剧本、没有对白,完全通过镜头与剪辑展现现实生活的片段与节奏。它记录了一个苏联城市从清晨到黄昏的日常,却超越了单纯记录,成为对“电影眼”理念的极致演绎。其节奏感与视觉创新对后世的直接电影、真实电影、作者电影以及

戈达尔 摄影机 维尔托夫 吉加 counter 2025-06-03 23:18  19

维尔托夫的回归(2024)

吉加·维尔托夫,电影史中绕不开的人物,是电影理论的先驱,纪录片和新闻片导演。他的代表作《持摄影机的人》和他提出的“电影眼”理论,对上世纪六十年代末以法国戈达尔为代表的电影导演们产生了巨大影响。尼古拉·伊兹沃洛夫是俄罗斯电影史学家、理论家和电影修复专家,他因修复

戈达尔 维尔托夫 吉加 洛夫 伊兹 2025-06-03 18:15  15

戛纳电影节也有“潜规则”?左手梦境,右手现实

每年的四月中旬,戛纳电影节组委会都会在巴黎召开记者会公布当届入围主竞赛单元的电影名单。在此之前,便是全球各大媒体和迷影团体忙不迭做预测游戏之时——这并不是一场会受到普罗大众关注的盛会,却是电影圈里万众瞩目的年度盛事,对于热爱电影的人们来说,为之痴迷毫不为过。五

左手 戈达尔 戛纳电影节 梦境 潜规则 2025-04-30 19:00  18

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电影

电影有时候真的很奇妙,有些作品当时不被人喜欢,但在过了一些年头之后,这类作品又会深受观众的喜爱。本书则是重点介绍了法国电影的新浪潮时期,按照年份来说的话,这个时期不足十年,但其对后世电影作品的影响,是肉眼可见的。

电影 法国电影 四百击 戈达尔 特吕弗 2025-03-29 22:24  25

用48分钟说清楚电影的本质

让-吕克·戈达尔与安娜-玛丽·米埃维尔1986年制作的那部《软与硬》,1996年在芝加哥举行了首映。即便是在十年之后,这段48分钟的录像,仍然远远领先于当下绝大多数探讨电影、影像本质的作品。

电影 戈达尔 各自逃生 2024-12-04 18:50  35